工作动态
WORK DYNAMICS
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区调队寻访第二届“最美地质队员”系列报道之二——区调所副所长魏永峰
2017-03-10
文:

分享到 - 微信

分享到 - QQ

分享到 - 微信

分享到 - QQ

    他,微信名为“胖哥”,实际身材也略显发福。2016年11月23日,对他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冰雪覆盖,气温骤降至零下16度的乌鲁木齐,没有挡住他的脚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组办的新疆“358”地质找矿工作会议如期隆重召开。在本次会议上,表彰了25各单位,100个优秀成果、150名先进个人。而他,怀揣先进单位奖,先进个人奖,优秀成果奖,心里乐开了花。放眼全国,能一次连拿三个大奖的单位也不多。身为区调队新疆片区项目负责人,他有足够理由自豪。


    以上,是他个人事迹在《中国国土资源报》头版头条的报道(〈走马天山厉兵昆仑——新疆“358”地质找矿取得系列重大成果纪实〉,2016年11月28日)。


    站在领奖台上,他思绪万千: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地质工作者,1996年7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原本可以回安徽当教师的他,入职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对行业环境的了解仅停留在峨眉山实习及马角坝基地。


初入行


    来到区调队工作,他进入队实验室,还算和学习专业对口。然而,1996年正是地质行业不景气的时期。当时的工资收入也仅仅能够糊口而已。参加工作的那年春节,他不敢回家,也没有钱回家,当年就在三人共住的单身宿舍过了一个人的春节。转眼进入1997年,他参与了5万九寨沟区调项目,在这个项目5个月的野外工作时间,有过风雨,也经历过暴雪,但在旎丽如画的人间天堂里行走,更多的是兴奋。也就是这一年,他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贤惠夫人。


    随后的1998年,5万巴亚措幅区调工作,有过工作经验的他,定点、记录、采样、照相等已得心应手,地质生活也没有想象那么枯燥。在相识一年差一天的这年9月26日,步入了婚姻殿堂,一切如此美好。


    他的地质生活艰辛并快乐着。


始感悟


    时光的年轮已转到2000年,这一年让他第一次对地质人生有清醒的认识。这一年他在5万理塘、濯桑幅区调工作。孩子预产期在5月20日左右,但是项目出队在即,妻子在家无人照顾,为避免医院手术无家属签字的情况,不得已,妻子在5月18日动员医生给自己还没有任何生产反应的情况下剖腹产,以致孩子出生时才2650克,属低重儿。孩子出生2天后,妻女都还在住院,他便在亲友们的祝贺声中奔赴野外参加项目野外工作,并出色地完成了野外地质调查工作。


    与死神拥抱发生在2004年5月,在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库坝区区域工程地质测绘项目工作中。由于他多年工作的项目大多都是在高寒地区,金沙江的炎热远高于想象。他在跑路线收集资料时中暑,险些丢掉珍贵的生命,夜色沉沉,他一个人坐卧于金沙江岸边小路,看到前来营救的周幼云书记及同事们,泪流满面。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妻子和孩子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妻子在彭山一所乡村小学教书,孩子在华阳上小学),而他却在几千公里以外主持新疆拜城县老虎台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工作,分身乏术,照顾孩子的阿姨因为他家楼层太高余震太吓人,不愿意来了,以致妻子每天来回奔波50公里。


    感恩单位,2011年,在队领导的关怀下,妻子调到了他工作的单位,他们终于结束了长达13年牛郎织女的生活,一家人始得团圆。


艰险


    2012年是他来到单位的第16年头。这一年,他放弃了优厚的阿克苏中天创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管理职位待遇,重拾罗盘、地质锤及放大镜,回到了区调所,回到了分别2年有余的野外地质生活。他担任项目负责,带领十余人,奔赴喀喇昆仑这片距离叶城620千米、平均海拔5400米以上的神秘土地。5500米以上的高原,迷人的冰川,无限的高原草甸,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幽静深蔚的高山湖泊,满足他对高原美景所有的想象。


2012年昆仑山南大沟测制剖面(海拔5430米)

(新疆西昆仑地区1:5万I44E005003等五幅区调)

    初到昆仑,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晶莹的冰雪,奔跑在高寒草甸上的羊群,这一切的美景就像老天眷顾私心留下的一个仙境,安静的静卧在祖国的西部。当他还沉浸在仙境里无法自拔时,高原的天,就给他当头棒喝。刚才还湛蓝的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变成了冰雹,打在车厢盖上直响。气温急剧下降,变成了零下4摄氏度,寒风飕飕。此时,天气的突变以及强烈的高山反应让他及小伙伴们难以适应。车里,有着多年高原经验的他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向同事们交代“注意事项”:下车不要往下跳,走路不要太快,吃饭不能太饱,睡觉不能太早,上厕所蹲下起来要慢一点……。这样,他带领他的同事们忍着高原缺氧带来的疼痛,鲜红的队旗迎风飘扬起来了,青绿的帐篷搭起来了。站在海拔5500米的冰川脚下,这片新奇的土地上,看着微风扬起队旗,他额头舒展,骄傲看着新家,虽很简陋,却不乏温馨。


2012年昆仑山与项目人员一起(左三,海拔5500米)

(新疆西昆仑地区1:5万I44E005003等五幅区调)


    他与他的小伙伴们在平均海拔5400米以上的高原上一干就是5年,克服高原反应、病痛、复杂的中印边界政治局势及新疆复杂的社会环境,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工作区域内的2000平方千米山山水水,新发现矿(化)点10处,其中,铅锌矿点3处,铜矿点3处,金矿化线索1处,石膏矿点2处,铀矿化点1处,地质找矿成果显著,化石山铅锌矿点和团结峰铅锌矿点已转化为矿产勘查项目。其后续基金项目(新疆和田县化石山一带铅锌矿预查(2013年5月始)、新疆和田县化石外围金铅锌矿调查评价(2014年7月始))已累计投入勘查资金2202万元,不仅提高了本区地质工作程度,还为区域找矿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真正展现了新一代青年地质工作者热爱地质,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


收获


    所幸这么多年的工作没有白费,在野外的工作中,他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参加编写的学术报告主要有:


1、1:5万理塘、濯桑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002),最终成果优秀;

2、1:25万蒙沙村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005),最终成果优秀;
3、川西地区花岗岩及其成矿系列(专著,2008);
4、川西地区侏罗纪海相地层(专著,2008)。
主持编写主要有:
1、长江、黄河河源石渠北部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研究报告(专题,2005),最终成果优秀;
2、金沙江日冕水电站库坝区区域工程地质测绘说明书(2006);
3、新疆吉木乃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2006),最终成果良好;
4、新疆福海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2006),最终成果优秀;
5、新疆阿克苏市黑山钒矿普查报告(2008);
6、新疆拜城县老虎台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2009),最终成果为良好
7、西昆地区1:5万I44E005003等五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最终成果优秀,新疆“358”找矿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同时我单位也荣获新疆“358”找矿项目先进集体。
他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11篇(其中4篇为中文核心期刊),分别为:
1、甘孜-理塘结合带中段非史密斯地层的划分及组分特征,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Vol.24(4)
2、川西理塘第四纪盆地沉积体系、演化及古气候分析,四川地质学报,2004,Vol.24(4)
3、四川石渠县沙尔木盆地始新世孢粉的发现,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Vol.25(4)
4、四川石渠沙尔木一带始新世孢粉的发现及地质意义——兼论古近系热鲁组层序地层特征,四川地质学报,2005,Vol.25(4)
5、新疆拜城县琼阿伯二叠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意义,四川地质学报,2009,Vol.29专辑
6、新疆天山南缘老虎台一带上石炭统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四川地质学报,2009,Vol.29专辑
7、西南木扎尔特群长英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U-Pb年龄的地学意义,新疆地质(中文核心期刊),2010,Vol.28(2)
8、西南天山南缘震旦纪后碰撞过铝花岗岩的地学意义,新疆地质(中文核心期刊),2010,Vol.28(3)
9、西昆仑尖山混杂岩带中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新疆地质(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6,Vol.34(2)
10、西昆仑团结峰地区E-MORB残片的发现、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新疆地质,2016,Vol.34(3)
11、西昆仑团结峰蛇绿混杂岩的地质特征及意义,2016,资源环境与地学空间信息技术新进展学术论文集
获取的奖励:
1、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2006年质量先进个人;
2、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2006年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3、2008年,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第十七届“托峰杯”原始资料展评记录描述个人一等奖;
4、2008年,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第十八届“托峰杯”原始资料展评图件素描一等奖、记录素描二等奖;
5、2008年度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找矿有功”称号;
6、2008年度优秀QC四川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7、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2013年度找矿先进个人;
8、阿克苏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0~2015)荣获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土资源部,2012年3月);
9、2013年度四川省地矿局“青年科技骨干”称号; 
10、2016年新疆“358”找矿项目先进个人;(省部级)


品味


   曾经有师弟刚分到单位,询问他对地质行业的看法?该怎样看待地质事业?他对师弟说:“地质是我寒窗苦读的专业,是我跳出农门后唯一的饭碗,我今后的生活都要靠这个专业吃饭,无论如何都不要让这个饭碗丢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参加工作以来,曾在区调队实验室进行岩矿鉴定工作,参与1:5万九寨沟则查哇幅区调、1:5万巴亚措幅区调、1:5万亚丁幅区调、1:5万理塘濯桑幅区调等项目工作,担任1:25万蒙沙村幅区调项目第二负责人,参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库坝区区域工程地质测绘项目工作;主持项目有四川乡城—稻城—得荣铜多金属评价得荣1:5万化探及矿点检查、哲波山2005年度金矿详查、金沙江日冕水电站库坝区区域工程地质测绘、新疆吉木乃县福海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新疆阿克苏市黑山钒矿普(详、勘)查、新疆拜城县老虎台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新疆和田县昆仑山矿产勘查项目、新疆西昆仑地区1:5万I44E005003等五幅区调、新疆和田县化石山一带铅锌矿预(普)查、新疆和田县化石外围金铅锌矿调查评价等。在他参与并主持的项目里,本人都和项目组成员工作奋斗在野外第一线。


新疆“358”地质找矿会议上代表单位领奖(右二)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他坚持思想政治修养的提高,于2006年1月19日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党组织后,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时时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并以一个中共党员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兢兢业业,专业上努力上进,他的表现获得了单位领导及同事的认可。2012年2月获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历任助手、组长、副项目负责、项目负责、片区经理、公司总经理、副所长等职,现任区调所副所长、区调所党支部委员兼新疆化石山片区经理。


    学无止境,他先后参加全面质量管理、成都经济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地质调查、第八期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专业技术培训班”、2006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恢复高级研修班、清华大学领导素质提升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等各类专业培训及管理知识的学习,2013年~2015年在成都理工大学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学习并毕业,获本科学历。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将继续对传统地质工作提出更多更高更严格的新要求,让地质工作者深入基础地质工作的同时,扩大基础地质服务的领域迫在眉睫。在从事本职工作之余,他积极学习与地质紧密联系的相关知识,并参与了矿山的储量及环境评价工作及建设用地的评估工作。由此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于2009年4月被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任命为队合资的阿克苏中天创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矿权勘查工作,2012年4月又被任命为区调所副所长、区调所党支部委员,全面负责区调所安全管理及新疆化石山片区。


    他——魏永峰,一名普普通通的地质人,晃眼20年的地质工作,所幸他保住了自己的饭碗。二十载沧海桑田,地质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他的饭碗,更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当一片片论文见诸杂志,一篇篇成果报告获得优秀,一本本荣誉证书放在面前,所有的一切艰辛都烟消云散!成绩永远属于过去,在未来的的地质生涯中,他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