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WORK DYNAMICS
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区调队深耕新疆市场二十年——回首过往硕果累累 展望未来信心百倍
2023-04-14
文:

分享到 - 微信

分享到 - QQ

分享到 - 微信

分享到 - QQ

新疆幅员辽阔、地大物博,面积16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这里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矿种配套齐全、资源优势突出,同时矿产分布广泛、种类全、储量大,拥有广阔的地勘市场。以打造地质调查勘查、矿业开发旗舰队为目标的四川省地质局区调队,始终将目光汇聚在新疆市场上,从2003年承接第一个新疆项目开始打开了区调队在新疆的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工作的新天地,一晃便是二十年。

2003年,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申报项目启动,这是区调队在新疆开展的第一个地质公园项目,20041月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区调队承做的新疆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连续两个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成功,为区调队地质公园技术服务擦亮了金字招牌,让整个技术团队在新疆站稳了脚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区调队后续还为新疆成功申报了多家国家地质公园——大家耳熟能详的天山天池、库车大峡谷等,都有区调人的手笔。2012年,区调队又承做了新疆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历经5年艰苦卓绝的工作,201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中国第35家、新疆第1家世界地质公园。


2016年8月区调队项目组陪同世界地质公园评估专家在可可托海野外考察

2008年,区调队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出资与新疆地勘单位合作成立了风险找矿项目,并抽调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了项目组。项目组前期搜集了目的地范围附近的地质资料仔细研读,一切准备就绪后揭开了为期半年的野外工作——自拜城出发,沿天山山脉中段南麓西行,途径阿合奇、喀什等地,直至西昆仑。工作区海拔普遍都在5000米以上,多是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天气剧变、缺乏水源、没有道路、没有信号、野兽出没、自然灾害频发。在这样严苛的自然条件下,项目组克服所有困难完成了工作,当年共圈出找矿靶区8处,其中一处后续普查达到了中型规模,从而带动了西昆仑地区的找矿工作,为后来全国第一、亚洲第二的火烧云铅锌矿的发现埋下了伏笔。

 

2006年区调队在车师古道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2012年,昆仑山“358”区调项目工作启动,区调队一个十余人的团队奔向了喀喇昆仑这片距离叶城620千米、平均海拔5400米以上的神秘土地。那里有迷人的冰川,无垠的高原草甸,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幽静深蔚的高山湖泊……也有突然而至的大雪,突如其来的冰雹,瑟瑟的寒风,以及稀薄的氧气。项目组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干就是五年,克服高原反应、复杂的中印边界政治局势及新疆复杂的社会环境,用脚步丈量了工作区域内的2000平方千米土地,新发现矿(化)点10处,其中,铅锌矿点3处,铜矿点3处,金矿化线索1处,石膏矿点2处,铀矿化点1处,地质找矿成果显著。最终这个项目诞生了新疆“358”地质找矿先进单位奖、先进个人奖、优秀成果奖,并衍生了新疆地勘基金项目。

 

2012年区调队在西昆仑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这二十年间,区调人穿梭于“三山两盆”,足迹踏过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哈密、阿克苏、喀什、和田、塔城、阿勒泰、昌吉、伊犁、巴音郭楞等市州和地区,工作任务涵盖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储量核实、工程勘测、地质遗迹调查与规划设计、(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申报等,业绩成果丰硕,累计完成项目近两百个,结算金额约1.75亿元。

当然,新疆市场的二十年,仅是区调队属地化后市场经营情况的一个局部缩影。区调队的足迹还遍布四川、西藏、青海、甘肃、重庆、贵州、云南、河北、宁夏、陕西、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及老挝、非洲、缅甸等地。

随着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的全面贯彻和深入落实,全国地质工作迎来新的广阔舞台。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叠加,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等国家重大政策的加力以及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明确提出,作为找矿突破行动主力军的四川省地质局区调队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如何抓住这些机遇,新时代在呼唤地质工作者给予回应。

区调队将继续坚持传承、创新、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地质调查勘查、矿业开发的旗舰队,巩固如新疆、青海、四川等固有市场,拓展更多业务区域,用最有力的行动来回应时代的召唤,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四川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李晶 赵波)

 

2017年区调队专家到甜水海项目实地指导 

 

2022年若羌项目开展野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