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WORK DYNAMICS
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四川省地矿局党委常委、副局长江元生一行到区调队开展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专题调研
2020-12-10
文:

分享到 - 微信

分享到 - QQ

分享到 - 微信

分享到 - QQ

    12月4日,四川省地矿局党委常委、副局长江元生、局二级巡视员石宗平及相关处室等一行到区调队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出席此次座谈会的有队长杨学军、党委书记张宏及队领导班子成员、队属各部门负责人、实体负责人、科技工作者、退休老专家。


    座谈会上,江元生希望从三个维度来聚焦地勘事业单位改革:一是地勘单位要怎样改;二是其他省已有的改革经验;三是为了使改革成功,我们必须要培育“事业”和“企业”两个参天大树,因此需要做好什么技术,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支持。建议大家依次发言,畅谈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退休老专家向调研组表达了作为退休职工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看法和期望,希望能给退休职工带来一些利好政策,比如医疗条件、住房问题等,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


    随后,科技工作者和中层干部纷纷踊跃发言,向调研组汇报自己关于改革的思考:保持地勘单位一定的公益属性;整合全队乃至全局的资质,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经营资产和设备设施的归属问题,以及满足地勘行业工作需求的采购政策;构建全局的矿业开发平台;通过改革解决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队领导班子在会上发言中表示,期望得到一些政府支持,比如事企分离如何确定事业单位的项目来源;解决企业发展关于资产配置、资产并购的政策障碍;协助土地性质变更,盘活土地资源,提供政策帮助老旧小区改革;给予地勘单位矿业工作的政策支持;事业编制数量能动态调整;企业层面财政给予一个稳定过渡;保留事业身份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等。


    张宏认为,这次改革是机遇,让我们想清楚今后单位的组织发展,通过此次改革去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困难,一是希望局能争取到一些处理行政事务的公权力;二是对于地勘事业单位,要尽量去争取事权,做到服务于地方,有为才有位,做出应有的贡献。立足区调队的改革,对于最先行、最基础的区调、文旅要保留,文旅这一方面希望尽量向文旅厅争取公益服务事权,使人员经费、事业经费、科研经费都有保障。三是企业改革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希望将事业企业资产划转的通道打通,保障企业的设备设施、工作场地、人才资源等。


    杨学军表示,我们要在改革中立足本职,发挥自身优势,一是做好一事一企,事业方面保留区调、文旅这两个招牌,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企业方面以木里容大为平台公司进行矿业开发,加上工程地质、文旅(产业)、国土科技等一起打造成一个集团公司。二是关于重组的问题,建议按专业化、属地化、行业优势等来进行重组。三是事业单位要管自己的企业,履行我们出资人的监管责任。四是事企分开后,事业单位这一方面希望经费得到保障,离退休人员对改革后的去留比较担心,建议还是由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代管。企业方面希望能得到一些政策支持,将优质资产划拨到企业,一方面利于发展,一方面能盘活资源。


    调研组一行认真听取发言,针对会上提及的问题仔细解答。


    江元生总结道:一是不要恐慌。省上也在要求编办一定要创造性地拿出最优的典范方案,把握住这次极好的机会,可以改变现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有力使不出的局面。二是要高度重视。本次改革是一次考核,希望大家拿出一份历史答卷,给所有职工做出好答案。三是要快速行动。判断本次改革的目标本质,彻底梳理出问题,迅速思考,实现改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人员切割问题,拿出系统的应对方案。四是确保稳定。不要因为改革而摇摆不定出现“等靠要”。事企分离后事业层面有保障,有经常性财政预算,会优化出一支队伍,精兵加现代化装备。这次改革的重点是在企业层面,只有企业才能容纳下更多的人,要聚焦到怎样把企业做好。江元生强调,希望队上组织专门团队来研究:一是事业要做好需要什么政策支撑;二是企业要做强做大需要什么政策支撑;三是为了改革成功需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托底政策。(党群部 李晶)
 

座谈会现场


四川省地矿局党委常委、副局长江元生


区调队队长杨学军(左)与党委书记张宏(右)在座谈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