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微信
分享到 - QQ
分享到 - 微信
分享到 - QQ
以上殊荣,对徐老总来说,已经是过眼云烟。徐老总与我亲切交流,一位“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老地质人形象跃然眼前。
退休不退岗,徐志明离开管理岗位后,正好把全部精力放在培养区调队年轻技术骨干身上。“工作几十年自己还是有些经验积累,把这些经验装在心里,死了带到棺材里有什么好处?不如把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后人,也许使他们少走弯路会给予启迪,何乐而不为呢?”这是徐老总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通过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徐老总发现,年轻技术人员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实践经验较为欠缺。于是徐老总身体力行,倾囊相授,在野外指导中,徐老总对项目组成员说:“虽然我这把老骨头现在爬山不中用了,但是只要兄弟伙需要,我随时可以来项目把我知道的东西交给大家,也希望大家有困惑时随时给我打电话”。
就凭徐志明头上的任何一个光环,放在任何一个民营企业都是响当当的名号,有不少公司高薪聘请徐老总去当专家,年薪不下30万元,都被徐老总当场拒绝了。“我是区调队的人,是区调队给了我的今天,我的一切荣誉都是区调队的,只要区调队还需要我,我就哪儿也不去。”徐老总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就在今年9月,60多岁的徐老总亲自登上海拔5720米的新疆西昆仑,即使脸色略青,嘴唇乌紫,仍然一边与项目组技术人员讨论着,一边在探槽中来回仔细探寻着,双手紧握钉锤,不时在探槽中击打,用放大镜屏气凝息观察,晦涩的专业术语由他娓娓道来,变得那么通俗易懂,让年轻技术人员豁然开朗。
一年总有那么几个月,徐老总奔波在西藏、青海、新疆的山山水水中。经他带出的技术人员有队技术骨干,有项目技术负责,甚至有的同志走上了单位领导岗位。他的言传身教令我们深受鼓舞的同时,更弘扬了四川地矿人的一种精神,增添我们对老一辈地质队员的由衷敬佩。四川地矿正是因为拥有众多的“徐志明”,他们坚持“为工业找矿,为产业和民生服务”的工作基调,一丝不苟地扎实推进五个地矿建设,即使退休依然不退岗,为四川地矿的发展仍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党群部 林美英)
图为徐志明参加全国首届最美地质队员表彰大会留影
图为2015年徐志明在海拔5280米的西藏昂仁某矿区指导工作(摄影 杨大殊)
图为2017年徐志明在海拔5720米的新疆西昆仑地区指导工作(摄影 林鑫)